朝代:明代作者:刘基出自:北风行·城外萧萧北风起更新时间:2021-12-31
此诗分两层,押两个韵部。第一层押仄韵,以沉重的笔触写戍边健儿在城上受苦寒的情景,但诗人没有立即将笔触集中到健儿身上,而是从环境、气候入手:“城外萧萧北风起。”“城外”二字展现出一个开阔而又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阴凉的氛围。城外的北风,卷地而起,大雪纷飞,气温骤然下降。此处以“萧萧”形容风声,不仅写出了风之大、风之猛烈,而且渲染了萧条之象、肃杀之气,与“风萧萧兮易水寒”之“萧萧”颇相似。这是从远处落墨,从城外写起,接着由远及近,由城外写到城上,故第二句便是“城上健儿吹落耳”。凡是稍有生活常识的人,都知道在北风中站立或行进,两耳受袭击最大,也最觉寒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中说的“风声如刀面如割”,也是形容边塞风大的。所谓“吹落耳”,虽系夸张之词,但写出了风之大,气候之寒冷,城上健儿戍守之艰苦,能给人以真实感。在如此苦寒的境况下,城上健儿,还在手持戈矛,密切注视着敌人的动态,保卫着祖国的一寸山河一寸土。他们岁岁炎炎赤日下,夜夜狂风冰雪中,生活十分艰苦。然而正是这个十分艰苦的生活,又把他们磨炼的极其坚强而骁勇,称为健儿,当之无愧。这里边饱含着诗人对他们的同情与崇敬。
上一层写城上健儿顶北风、斗严寒,为保卫祖国,不怕牺牲的精神面貌;下一层转押平韵,揭露了边将的特权与腐朽:“将军玉帐貂鼠衣,手持酒杯看雪飞。”这有如下几层意思:第一、躲在玉帐内,而不思及城上健儿戍守之艰苦;第二身穿貂鼠衣,温暖又阔绰。第三、手持酒杯,狂欢滥饮,终日昏昏醉梦间;第四、“看雪飞”,赏雪景,表现出文人之风,雅士的闲情逸趣。城上健儿屹立在北风中、大雪下,处于高度的戒备状态,而将军却在玉帐中,或狂欢滥饮,终日昏昏;或“看雪飞”,赏雪景,悠然闲适,与戍守气氛十分不协调,与将军身份不相称。尤其是“看雪飞”三字,语调潇洒,气氛轻松,带有风流自赏的意味,但是如果深入一层,与“玉帐貂鼠衣”联系起来,与“手持酒杯”联系起来,再与“城上健儿吹落耳”加以对照,就会发现:就在这潇洒的语调、轻松的气氛中,含蕴着诗人许多辛辣的讽刺与深沉的感慨。
这首诗的好处,在于不雕饰,不做作,信口而成,又很流畅自然。诗人要说的话,要抒的情,通过对比淋漓尽致地倾吐了出来。因而深入人心,历久不忘。
《玉阶怨》是明代诗人刘基所创作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写冷宫怨妇清泪滴成,而玉阶生苔,自然也见出冷宫长年人不到的凄清与冷落,再设想年年春雨中,青苔依墙滋长,恰似怨妇心中怨恨幽幽滋生,全诗不着“怨”字而怨气满纸,哀婉隐曲,含蓄隽永。
朱元璋目不识丁,十七岁时,父母兄弟疫死。孤贫,曾流落安徽河南一带讨饭。行乞三年后投靠在土豪郭子兴手下当兵,郭氏死后,元璋逐渐揽有一定军权,但依傍于韩林儿。屡召刘基为谋士。元末至正二十年(公元1360年)刘基开始在应天为朱元璋出谋划策,又给朱元璋制定了用兵计划和步骤。朱元璋终于得了天下,任用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被封为“诚意伯”。但朱元璋登上帝王宝座,反过来又屠杀功臣。明太祖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刘基辞官还乡,忧愤写下这首诗。

作者刘基资料

《北风行·城外萧萧北风起》鉴赏作者刘基

刘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汉族,字伯温,青田县南田乡(今属浙江省温州市文成县)人,故称刘青田,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明朝开国元勋。明洪武三年(1370)封诚意伯,故又称刘诚意。武宗正德九年追赠太师,谥号文成,后... 查看详情>>

作者刘基古诗作品: 《郁离子》《《北风行·城外萧萧北风起》鉴赏》《《玉阶怨·长门灯下泪》创作背景》《《玉阶怨·长门灯下泪》注释译文》《《玉阶怨·长门灯下泪》鉴赏》《《长门怨·白露下玉除》创作背景》《《长门怨·白露下玉除》注释译文》《《长门怨·白露下玉除》赏析》《《蝶恋花·蒋山寺十月桃花》创作背景》《《蝶恋花·蒋山寺十月桃花》注释译文

古诗《北风行·城外萧萧北风起》的名句翻译赏析

《北风行·城外萧萧北风起》鉴赏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