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代作者:吴伟业出自:过淮阴有感更新时间:2021-12-31
首联“登高怅望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中,首句交待出地点和事件,地点为八公山。“琪树丹崖未可攀”作者登高帐望,想起刘安的白日飞升,但仙境渺茫,想而不可及,心中无限渺茫。
颔联“莫想阴符遇黄石,好将鸿宝驻朱颜”,作者借用黄石公赠张良的《太公兵法》的典故和淮南王珍藏记载神仙方术的《枕中鸿宝苑秘书》的故事,表示自己既不像张良那样建立功勋,也不像传说中的刘安一样日月飞升,长生不老。
颈联直接抒发自己的内心世界,诉出自己心中的苦楚,“浮生所欠止一死”说明了自己在明朝灭亡之后,苟且偷生,而今天蒙受身仕两朝的耻辱,这种苦不堪言的言语,可见他痛不欲生,在激烈的思想斗争中不能自拔。
尾联“我本淮王旧鸡犬,不随仙去落人间”,作者悲痛、哭骂之中夹杂着深沉的忏悔,不由得引起人们心灵上的震动。
此诗感情真挚沉重,作者自己毫不保留的把自己内心的哀怨、无可奈何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把自己的身世、遭遇和国家紧密的相联在一起,无疑使他背上沉重的精神包袱,直到生命临终一刻,他对欠“债”一事仍然念念不忘,耿耿于怀。要求死后殓以僧装,墓前立一圆石,只写“诗人吴梅村之墓”。他不屑在墓碑上写明官衔,只愿以诗人自称,在这背后,隐藏着难言之隐。
《织妇词》 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吴伟业创作的一首七言歌行。前四句写织妇的哀叹和原因,五到八句写清廷苛求新花样,以及清使官的早来催作;九到十二句写清廷贵族对人民劳动成果的大肆掠夺。这首诗借织妇之口,描述了织妇艰辛困苦的劳动,揭露了清王朝的骄奢淫逸和对人民的残酷剥削,表现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愤懑,寄托了作者对明室的怀念和易代之感。全诗布局谨严,叙述简洁,形象生动,对比分明,寓意深刻,含蓄委婉,语言质朴。
清朝统治者为了控制民间纺织业,供他们奢侈靡费生活之需,承继并发展了明王朝腐朽统治的苛政,在江南、江宁、苏州、杭州等丝织业中心城市设立了织造衙门。清代织造衙门权力大于明代,除直接管理官营织造工业、控制私营织造手工业的发展外,还常常滥用“采买”“采办”等封建政治权力,低价派丝(所给工钱常低于成本),责成丝织中心城市采办织物,供朝廷挥霍。诗人有感于此,创作了此诗。
钱仲联先生的《吴梅村诗补笺》中怀疑此诗是为诗人的亲家陈之遴遣戍而作。

作者吴伟业资料

《过淮阴有感》赏析作者吴伟业

吴伟业(1609年6月21日-1672年1月23日)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汉族,江苏太仓人。生于明万历三十七年,明崇祯四年(1631)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左庶子等职。清顺治十年(1653)被迫应诏北上,次年被授予秘书... 查看详情>>

作者吴伟业古诗作品: 《《田家铁狮歌》鉴赏》《《织妇词·黄茧缫丝不成匹》创作背景》《《过淮阴有感》赏析》《《过淮阴有感》注释译文》《《过淮阴有感》创作背景》《《过淮阴有感二首其二》赏析》《《过淮阴有感二首其二》注释译文》《《过淮阴有感二首其二》创作背景》《《遇旧友》鉴赏》《《戏题仕女图》赏析

古诗《过淮阴有感》的名句翻译赏析

《过淮阴有感》赏析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