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现代作者:朱德出自: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更新时间:2021-12-31
注释
①尔雅台:在今四川省乐山市东乌尤山正觉寺外临江处,相传汉武帝时,犍为(县名)舍人(官名)郭氏曾在此地注《尔雅》。
②旧情殷:是指郭沫若在诗中所表达的对朱德的深切怀念之情。
③三楚:古地名,泛指湖北、湖南一带。《汉书·高帝纪》注引孟康《音义》称:“旧名江陵为南楚,吴为东楚,彭城为西楚”。又宋周羽中撰《三楚新录》:“五代时马殷据长沙,周行逢据武陵,高季兴据江陵,因三国都在古楚地,故称三楚。”
④四位英雄:指丧师失地的国民党将领汤恩伯、胡宗南、方先觉、白崇禧四人。英雄,此处是反语,表达了作者的嘲讽、愤激之情。
⑤东邻:指日本帝国主义。陨越:从高处跌落下来残死之。引申为失败、垮台、崩溃。
⑥黄龙:即黄龙府,古代金国都城,在今吉林省农安县。《宋史·岳飞传》:宋金交战时,岳飞信心百倍地对将士们说:“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尔!”
白话译文
回顾西南的战火,在尔雅台上殷切地怀念与郭沫若旧时情谊。湖北、湖南一带千万村子地区沦落,一片悲惨凄凉的景象,国民党的四位无能的英雄丧师60余万人。北方广大抗日根据地军民—派日新月异的大好形势,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崩溃,被赶出中国领土已为期不远了。等到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了国家安定的那一天,一定请郭沫若饮酒相庆。
在这首诗里,作者强烈谴责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所带来的严重后果,控诉了他们不战而溃,丧师失地,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的可耻罪行,表达了人民抗日武装坚持抗战到底,誓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坚强决心。这既是对关心抗日前途的友人的最好慰勉,也是对全国抗日军民的极大鼓舞。
诗的首联:“回顾西南满战云,台高尔雅旧情殷。”从“战云”和“旧情”写起,前句交代了作诗的时代背景,即1944年11月,日寇攻陷广西的桂林、柳州、南宁,并进逼贵州独山等地,致使中国整个西南地区充满了侵略者的战火硝烟。此句在交代作诗背景的同时,也无情地揭露了日寇对中国的侵略暴行。后句则是照应了郭沫若的《登尔雅台怀人》诗,表达了两位革命战友之间的深厚感情,郭沫若在尔雅台上殷切地怀念朱德,而此时身在延安的朱德也在深切地怀念着郭沫若。真是虽有于山万水也隔不断革命同志的深情厚意。
颔联:“千村沦落悲三楚,四位英雄丧廿军”,紧扣“战云”二字,生发开去,对国民党战场的形势作了具体的描述。前句形象地再现了日本侵略者给国家和民族所造成的深重灾难,有力地控诉了日寇的南侵暴行。1944年4月,日寇发动的打通交通线的战役开始之后,大举南侵,连续攻占了郑州、洛阳、长沙、衡阳、桂林等重地,使大小146座城市陷入敌手,河南、湖南、广西、广东等省的大部和贵州省的一部分,共计20多万平方公里的国土成为沦陷区。日寇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许多村庄化为灰烬,无数百姓死于日寇的屠刀之下,成千上万的人民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广大沦陷区到处是一片阴风凄凄、哀鸿遍地的凄凉悲惨景象。真是写来字字凝血泪,读来欲哭含悲愤。“千村”乃是虚指,说明失地之多,沦陷之广。“悲三楚”是倒装句,即“三楚悲”,形象在描述了沦陷区的悲惨景象,也充分表达了朱德为国士沦丧、生灵涂炭而无比忧伤悲愤的沉痛心情。后句:“四位英雄丧廿军”强烈谴责了国民党反动派腐败无能、丧师辱国的可耻罪行。1944年4月,日寇进攻豫西,蒋军汤恩伯、胡宗南等部大溃。8月日寇攻陷衡阳,蒋军方先觉部缴械投降。11月日寇攻桂林,蒋军白崇禧部亦大溃。汤、胡、方、白在短短7个月的战役中,在日军3万余人的进攻下,丧师60余万人,相当于20个军的编制,真可谓“英雄”无比。在这里作者将“英雄”一词反其义而用之,恰到好处。一方面,它辛辣地讽刺了国民党四位将领的无能,指出他们丧师失地,是民族的败类;另一方面,也是揭露了整个国民党反动派,指出他们在不顾民族大义,积极反共,压制抗日爱国力量方面是“英雄”,而在抗击日寇侵略方面则是无能之极。从感情色彩上讲,它具有强烈的嘲讽意味,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国民党反动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民族败类的丑恶嘴脸,表现了朱德对他们的无比激愤之情。从前后句的关系来分析,它们是一种因果关系。前句是结果,后句是原因。日寇之所以能够长驱直进,如入无人之境,国家和民族之所以遭受如此深重的灾难,原因就在于国民党反动派的腐败无能,就在于国民党反动派的“积极反共,消极抗日”的投降卖国政策。这种前果后因的写法,加重了诗句的语气,突出了国民党战场上的不利形势,更好地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陷、人民遭难的焦虑,以及对国民党丧师辱国的义愤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把日寇赶出中国的迫切愿望。
尽管日寇气势汹汹,长驱南下,如洪水猛兽一般;尽管国民党军队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致使大片国土沦丧,但是朱德并没有被日寇的嚣张气焰所吓倒,也没有完全沉浸在“千村沦落”的切肤之痛和对国民党丧师辱国的无比义愤之中,而是高瞻远瞩,纵览全局,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气魄和胆识,从北方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英勇奋战所取得的伟大业绩中,看到中华民族抗击日,寇的真正力量之所在,科学地预见了日本侵略者必然被消灭的光辉前景。因此,在颈联中,作者笔峰陡然一转,把视野从溃不成军、丧师失地的国民党战场,一下子拉回到北方广大的抗日根据地战场,以完全不同的笔调,写出了“北国翻新看后劲,东邻损越可先闻”的诗句。这里作者通过“北国翻新”四个字,为世人展现了一幅完全不同于国民党战场的生动画卷,从而与“干村沦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歌颂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北方广大抗日根据地军民,团结一心,英勇杀敌,到处呈现出—派日新月异的大好形势。“看后劲”则是作者由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所取得的伟大业绩中而看到了中华民族取得抗战胜利的希望之所在,即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才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取得抗战胜利,驱逐日寇出中国,只有依靠他们,充分表现了朱德对八路军、新四军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无比信赖。同时此句也包含了作者对广大抗日军民的勉励之意:北方广大抗日根据地所出现的日新月异的大好局画,是广大抗日军民英勇奋战的结果,要取得更大胜利,直至把日寇赶出中国,还需要继续努力,再加一把劲。“东邻陨越可先闻”是作者在前句的基础上得出的科学结论,即日本帝国主义的彻底崩溃,被赶出中国领土已为期不远了。此句与前句也是一个因果关系,正因为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据地广大抗日军民的英勇奋战,因而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中国去是完全可以预见的。与颔联两句相比较,颈联句音节响亮,铿锵有力,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表现了与颔联完全不同的意境。而从总体上讲,额联与颈联都是围绕着首联的“战云”二字作文章,从不同的方面,即国民党战场和抗日根据地战场生发开去,叙事抒情,表现作者对“战云”的态度,因而使诗既纵横交错,又结构严谨。
尾联:“内忧外患澄清日,痛饮黄龙定约君”,意思是等到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了国家安定的那一天,一定请郭沫若饮酒相庆。从全诗来看,这两句是为回应首联而铺写的一笔,表现了作者对郭沫若的深情厚意,更抒发了作者杀敌救国,夺取抗战彻底胜利的壮志豪情,字里行间充满着抗日军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前句似乎在写法上比较平谈,感情上也比较舒缓,没有大的起伏,实际作者在这里是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以便更加突出尾句的力量。尾句中“痛饮黄龙”是作者对北宋抗金名将,民族英雄岳飞:“直抵黄龙府,与君痛饮尔”的典故的化用,至此,全诗达到了高潮,使尾句以千钧之力将全诗托起,令作者的冲天豪气跃然纸上。高潮之后,作者便用“定约君”三个字,让人们从悲愤、豪壮的感情波澜中解脱出来,使全诗在幽默、风趣的气氛中结束,给人以轻松、自信的感觉。
这首诗明显地具有唱和诗的特点。此外,作者还十分精当地运用了典故、反语、对比等艺术手法,使诗歌起伏迭荡、错落有秩、苍劲深沉,深刻地表现了朱德爱憎分明韵无产阶级革命立场和昂扬的斗志。

作者朱德资料

《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注释译文作者朱德

朱德(1886年-1976),字玉阶,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 查看详情>>

作者朱德古诗作品: 《《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鉴赏》《《浪淘沙·雪中过邯郸》鉴赏》《《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创作背景》《《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注释译文》《《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赏析》《《悼陈毅同志》创作背景》《《悼陈毅同志》鉴赏》《《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创作背景》《《古宋香水山芙蓉寺题诗》注释译文》《《浪淘沙·雪中过邯郸》创作背景

古诗《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的名句翻译赏析

《和郭沫若同志《登尔雅台怀人》》注释译文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