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南北朝作者:萧衍出自:古意诗·飞鸟起离离更新时间:2021-12-31
“飞鸟”二句错文见义:鸟在夜间忽然被惊散,参差飞起,忧伤哀痛。“嗷嘈”二句承接“惊散”来,写这些飞鸟无处安身,绕着树飞来飞去,哀号不已,最终聚栖于寒枝上。这四句一个层次,描写乌鸦被惊散的情状,字面意思比较明显,意境有些像魏武帝曹操的《短歌行》“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独立看来,这四句以完整的意义层次渲染哀苦悲伤的情绪和氛围,为下文抒情的先声,可以作为诗的“引子”。诗人托物起兴。从全诗的结构看,也可以是实写。诗中抒情主人公忧伤不寐,终夜徘徊,望见飞鸟嗷嘈绕树,引起对自身处境和命运的深深叹息。或许他的几个兄弟或子女正如飞鸟一般被惊散,四处漂泊,处境不佳;或许他自己就如同这飞鸟,无处安身,被征来戍去。寒枝,比喻恶劣的境遇。
“既悲征役久,偏伤垄上儿”,是诗的情感中心,仿佛是说明飞鸟为什么会中夜惊散,抒情主人公为什么中夜不寐。这里既不是“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的自我抉择的苦痛,亦不是静中惊动、孤高寂寞,而是实实在在的生存和命运之忧。中国古代征边战争频繁,且历时久远,受战争影响最深的是那些普通士兵,它们得不到安居乐业,有的战死沙场,无法回到乡关,而他们的妻子长守空房。这是一个无法解决的历史问题,亦是亟待历代帝王解决的现实问题。
“寄言闺中妾,此心讵能知”,作为千千万万征战者中的一员,他无力改变自古以来的局面,只有向闺中女子以及那些边战的牺牲者请求精神援助。“此心”,既包括上面的“悲”、“伤”之情,也包括下面的微诚。
“松上萝”,指女萝(又叫菟丝等),《诗经》上说:“莺与女萝,施松柏”。女萝缠绕依附于松柏,本是植物生长的自然现象。诗中借用来比喻坚定执着的爱情。他希望后方的女子能够为那些出死入生的战士们信守节操,始终不渝。这是他唯一的心愿,亦是唯一的精神安慰。这个要求尽管不很合乎情理,却是对战士心理的真实写照,故引人恻悯。
这首诗从历史的深度,从现实处境和内在心理几个方面,对离乱时代人民骨肉分离的苦难做了真实的反应,且表达了深刻的怜悯和同情。艺术上,开头结尾两用比兴手法,婉转多情。“飞鸟”两句和“既悲”两句以互文句式,使诗的内容得以深化。“离离”、“翩翩”用叠字,“差池”用两声,“嗷嘈”用叠韵,都极富声韵之美。
《临高台》是南朝五言诗。《古诗纪》云,《玉台新咏》作梁武帝。沈德潜《古诗源》将此诗列为梁简文帝萧纲作。但一般认为作者为梁武帝萧衍。作者用最直白的语言,展现了高台的雄大气势展现,并借此来传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和羁旅之意。
梁武帝萧衍所作的这首《临高台》前两句连用两个“高”字,首句用夸张手法写高台高耸入云,第二句再补充说明高台决然望不到尽头,极言高台之高。后四句,想象旧时情人也在思念着自己,高台再高、道途再远也不能阻隔他们的共同思想,借此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

作者萧衍资料

《古意诗·飞鸟起离离》赏析作者萧衍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其父萧顺之为齐高帝的族弟,官至丹阳尹,母为张... 查看详情>>

作者萧衍古诗作品: 《《拟青青河畔草·幕幕绣户丝》注解》《《雍台·日落登雍台》作品注解》《《五字叠韵诗》鉴赏》《《临高台·高台半行云》赏析》《《临高台·高台半行云》创作背景》《《古意诗·飞鸟起离离》赏析》《《古意诗·飞鸟起离离》注释》《《戏作诗·宓妃生洛浦》赏析》《《襄阳蹋蹄歌·草树非一香》赏析》《《雍台·日落登雍台》赏析

古诗《古意诗·飞鸟起离离》的名句翻译赏析

《古意诗·飞鸟起离离》赏析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