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南北朝作者:萧衍出自:临高台·高台半行云更新时间:2021-12-31
首二句切题之“高台”。这台之高究竟几许?“高台半行云”,诗人告诉我你,你只能看到台的腰以下,至于腰上的那一半,却钻入了行云里。危乎高哉,已经足够骇人的了、然而诗人还不解气,又重重补上了一笔:“望望高不极”。随你在台下如何伸长脖颈瞪直眼、怎么望得头晕目眩,你也决然望不到台的顶端。望望,望了又望;不极,即无极。句中连用两个“高”字,用最为直拙之语,将高台的雄大气势兀自推到读者面前:如此用笔,既浑厚有力,也最为明智——这可不是争奇斗巧、玩弄词藻的时候!高台一高如斯,诗的下二句,便呼之欲出了。另外,“行云”二字,又能暗逗人生起“旦为朝云、暮为行雨”(宋玉《高唐赋》)的神女阳台的联想。这种联想虽为可明言,但有心者自能体味到这高台的云雾里,发生的故事必将与“情”有关,从而本诗的后四句,于此也有了伏笔。
不过,本诗毕竟是言情之作,上二句的气象仅是自然流露,非作诗本意。因此以下四句,仍回到怀人的正题,而气力也转弱了。“仿佛洛阳道,道远离别识”。别,辨。刚才是鸟瞰,此时仍在台上,只不过目光改为凝神远眺。台下已是浑然一色,难以找到异样了。然而,有情人太想他的情人了,他还在台上努力细觅。终于,有情之痴感动了苍天,一条似乎是通往洛阳的路,仿佛依稀出现于茫茫绿色中。有情人的心里好生的一阵兴奋!
然而,这台太高了,这路太远了,究竟是不是洛阳道?有情人的心里又实在没有把握。于是,在万般无奈的伤心之余,诗以有情人聊以自宽的语气,拉上了帷幕。“玉阶故情人,情来共相忆。”他想象,那洛阳的旧时情人,正伫立在她小小庭院的白玉阶砌前,朝着自己的方向翘首眺望;他希望,自己思恋正苦的那会儿,也正是她深陷回忆的那时节。高台再高,道途再远,也只能阻隔他们相会一处,却不能阻隔他们的共同相思。
本诗以“草树”二句最佳,意象既高阔,又深远。虽是游戏之作,得此佳句,亦可以不朽。其它如首联联叠的两个“高”字、尾联联叠的两个“情”字,一同骇人瞩目,一结深情绵邈,都能对“草树”二句起扶摇而上、翻飞而下的作用,使之不显突兀,从而全诗结构也如草树山河一般第浑成。游戏之作中,诗人的良工苦心又何尝少费?
如梁武帝‘后牖有朽(应为“榴”)柳’,‘后牖有’三字,双声而兼叠韵(按:“后”属匣母,即[h],实为[h],“牖”、“有”属喻母,即零声母字,常记作[y],古代同为喉音“晓匣影喻”一组,故为双声。现代汉语则声母不同,不能算双声)。‘有朽柳’三字,其母音皆为[u],刘孝绰之‘梁皇长康强’,‘梁、长、强’三字,其母音皆为[ang]也。”即以此诗为例。
萧衍起首句,“后牖有榴柳”,后窗前有石榴和杨柳,不见有什么寄托,可能是在他们联句的场所之后窗口确有榴与柳,萧衍即兴随口而出。这五个字全属“流摄”上声“有”韵,它们的韵母相同,皆为[lǒu](不再按国际音标细分)。
刘孝绰联的“梁王长康强”,内容完全是歌功颂德的谀词,不过也告诉了读者此诗联成的大概时期,应该是萧衍在代齐称帝的前夕。此五字用“宕摄”平声“阳”韵,其韵母都为[ang]。
沈约的“偏眠船舷边”,是说侧卧在船舷旁边,有点寄情江湖的味道。他是用了“山摄”平声“先”韵,其韵母皆为[ian]。
庚肩吾的“载载每碍埭”,是根据沈约的诗意而发生的。“埭”有两解,一为往来舟舶征榷之所,相等于现代的交通检查站。一为水上横木,可以渡人,就是所谓水彴桥(即独木桥),这儿应指独木桥。此句意思是说沈约侧卧在船舷边,载着载着总要碰上独木桥的阻碍的。如果作“征榷之所”讲,更有意思,像沈约那样载在船上,检查站捞不到一个钱,反而增加麻烦。两种理解都带有调侃味道。此句宋代葛立方《韵语阳秋》卷四引陆龟蒙诗序作“载碓每碍埭”。“碓”,舂米用的工具,大概堆得太高了,每遇独木桥,总是不能很顺利地通过。那么调侃的成分减少了。可是它还是从沈约的“船”上生发出来的,故不失谐谑。此五字用了“蟹摄”去声“代”韵,其韵母皆为[ai]。
徐摛的“六斛熟鹿肉”,“斛”为古代的量具,原为十斗,据说南宋贾似道改为五斗,解放前用的斛就是五斗。六斛煮熟的鹿肉,简直是开玩笑。大概是在联句的酒筵上刚巧有很多鹿肉,徐摛随手拈来,以混过这刻不容缓的联句差使,否则,联不上岂不有失体面。此五字用的是“通摄”入声“屋”韵。关于入声,周德清《中原音韵》已派入平上去三声,现代普通话中更没有入声。其韵母大体是[uo?](国际音标)。
何逊的“膜苏姑枯卢”真有点不知所云,究竟说的是什么意思,只有何逊自己知道,也许自己也不知道。可能只是“趁韵”而已。此五字用“遇摄”平声“模”韵。韵母皆为[u]。
此诗的价值在于:它是粱武帝扬州同泰寺审音大会的基础,它透露了在审音大会之前我国的音韵体系已经成熟。另外它提供了古今音变化的坐标,后人是以隋陆法言撰的《广韵》为依据,隋离梁的时代不久,其音系大致相同,如“队”“代”同用,至今这些字,除入声一组外,其他都未变,依旧同属一个韵部,声调也未变。此诗尽管每句五字全平全仄,其安排也有规则,六句的次序是:仄平平仄仄平。因为是叠韵,所以也无法押韵。
此诗的内容不值得一提,且属游戏笔墨,但在音韵学上却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萧衍资料

《临高台·高台半行云》赏析作者萧衍

梁武帝萧衍(464年-549年),字叔达,小字练儿,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今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南北朝时期梁朝政权的建立者。萧衍是兰陵萧氏的世家子弟,为汉朝相国萧何的二十五世孙。其父萧顺之为齐高帝的族弟,官至丹阳尹,母为张... 查看详情>>

作者萧衍古诗作品: 《《拟青青河畔草·幕幕绣户丝》注解》《《雍台·日落登雍台》作品注解》《《五字叠韵诗》鉴赏》《《临高台·高台半行云》赏析》《《临高台·高台半行云》创作背景》《《古意诗·飞鸟起离离》赏析》《《古意诗·飞鸟起离离》注释》《《戏作诗·宓妃生洛浦》赏析》《《襄阳蹋蹄歌·草树非一香》赏析》《《雍台·日落登雍台》赏析

古诗《临高台·高台半行云》的名句翻译赏析

《临高台·高台半行云》赏析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