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清代作者:龚自珍出自:又忏心·佛言劫火遇皆销更新时间:2021-12-31
“剑”、“箫”是龚自珍诗中最为常见的意象,表述中又多附以“剑气”、“箫心”等后缀,可见其并非实存,而是心灵化了的“剑”与“箫”。剑固为侠者佩饰,可也是诗人必不可少的道具之一。屈原、李白等都有名作歌咏剑之激越犀利,连大家印象中清寒苦涩的贾岛亦有“十年磨一剑”的豪情。到了龚自珍,剑尤其为他所钟爱且屡形于言。所谓“狂来说剑”、“匣中龙剑光,一鸣四壁静”、“美人如玉剑如虹”等等,这其中的“剑”无疑是沛然莫御的浩然之气、排击黑暗的郁勃情怀、上冲斗牛的坚贞意志的象征。与此相对的,龚自珍集中亦多有“怨去吹箫”、“声满东南几处箫”、“我有箫心吹不得”一类句子。箫,代表着优美,也代表着凄咽,苏轼《前赤壁赋》中称其“如泣如诉,如怨如慕”是也。但如汉代王褒的《洞箫赋》、《南唐书·李冠传》等又描写箫声的“慷慨”、“悲壮入云”,与剑有共通的壮美。于是,前人审美风尚渐次沉淀下来,在龚自珍的心灵世界中加以去取、熔铸,终竟构建成带有鲜明个性特征的非剑非箫、亦剑亦箫、兼具壮优之美的情趣与理想。
诸多以“剑”、“箫”为核心意象的名作中,《又忏心一首》作于1820年(嘉庆二十五年),是较早也较激切的一首。题为“又忏心”,系因本年第二次参加会试落第,郁闷之气横积胸中,乃借反思之名行怨愤之实。首联故作一问,后面竟不作答,思致奇绝。“何物”也者,催动白昼文章、夜半狂慧之“情”也。此情来时如怒潮汹涌,须拔剑斫地而歌;去时则缱绻缠绵,要横箫相伴而退。这是怎样的豪迈,又是怎样的幽怨,其心事之渊深尽在其中,可感知,但不可捉摸,迷离之美十足。末联将激怨推上顶峰,指出一切不合时宜之症结在于“心病”,那么如何疗救,还是将不被人所喜的文字付之一火最为便捷,也干净。可是心血所凝聚,又岂真舍得。“决欲”二字,千回百转,透现出诗人的复杂心境。
《秋心三首》是清朝诗人龚自珍的作品。作者即在异样的凄凉落寞中写就,主旨在为亡友招魂,亦自伤沦落,写出了幻灭与希望,也写出了痛苦与执着。表达对亡友的那份思念。
定庵《自春徂秋,偶有所触,拉杂书之,漫不诠次,得十五首》之三云:“庄骚两灵鬼,盘踞肝肠深”,历年来说龚诗者,均将此作为其艺术宗尚的自白。诚然,龚自珍的诗歌创作正是汲取了庄屈两家“名理孕异梦,秀句镌春心”之特色,将其熔铸消化,进而形成自己哀艳雄奇、迷离浪漫的魅力的。其又能将骚体奇幻飘逸境界化入严谨庄重的七言律诗,从而最见定庵才力过人处的,当推以上两首《秋心》之作。
这一组诗作于1826年,他第五次参加会试失败,而好友谢阶树、陈沆、程同文等相继谢世,心绪之恶,尤胜于三年之前写《夜坐》时。《秋心三首》即在异样的凄凉落寞中写就,主旨在为亡友招魂,亦自伤沦落,写出了幻灭与希望,也写出了痛苦与执着。

作者龚自珍资料

《又忏心·佛言劫火遇皆销》赏析作者龚自珍

龚自珍(1792年8月22日-1841年9月26日),字璱人,号定庵。汉族,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晚年居住昆山羽琌山馆,又号羽琌山民。清代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龚自珍曾任内阁中书、宗人府主事和礼部主事等官职。... 查看详情>>

作者龚自珍古诗作品: 《能令公少年行》《《又忏心·佛言劫火遇皆销》赏析》《《秋心·秋心如海复如潮》创作背景》《《秋心·秋心如海复如潮》注释译文》《《秋心·秋心如海复如潮》鉴赏》《《夜坐·春夜伤心坐画屏》创作背景》《《夜坐·春夜伤心坐画屏》注释》《《夜坐·春夜伤心坐画屏》讲解》《《丑奴儿·沉思十五年中事》创作背景》《《丑奴儿·沉思十五年中事》注释译文

古诗《又忏心·佛言劫火遇皆销》的名句翻译赏析

《又忏心·佛言劫火遇皆销》赏析相关古诗翻译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