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代:魏晋作者:曹丕出自:善哉行·朝日乐相乐更新时间:2021-12-31
注释
1]酣(hān)饮:畅饮,痛饮。
悲弦:哀怨的弦乐声。新声:新作的乐曲,新颖美妙的乐音。
寥寥:空虚貌。高堂:高大的厅堂,大堂。
慊慊(qiè):心不满足貌,不自满貌。
吐握:吐哺握发。
云汉:云霄,高空。
罗者:指猎人。
[8]荣华:喻美好的容颜或年华。
白话译文
快乐朝阳陪快乐的我,虽已醉却不觉饮得多。
琴弦弹拨出新的乐曲,长笛吹奏着清丽的歌。
音乐歌曲实在感动人,四座宾客无人不欢欣。
厅堂最高处空旷传响,应声来的是凉风阵阵。
端满杯酒酒没往外泼,德高者全是这种风格。
君子行事,用心良苦,所愁很多绝不止一个。
不满足于把贫士访造,吐哺握发,不可废掉。
让宾客酣饱满意而归,主人辛苦别叫他知道。
只要并翅高飞入云端,张网者怎么能网住咱?
谦和淡静活得才自在,富贵荣华哪值得征战?
诗一开头,“朝日乐相乐,酣饮不知醉”,就把我们带入了觥筹交错、丝竹齐鸣的欢乐世界。这些骚人墨客,唯恐不能及时行乐,太阳刚刚升起便乐开来了。他们开怀畅饮,行令赋诗,煞是痛快,竟然不知醉意已然来到席间。“悲弦激新声,长笛吹清气。”此刻,美筝和琵琶奏起婉转的新曲,长笛则吹出急切短促的清商乐调。它们是那么感人肺腑,给宾客们带来了莫大的欢乐。
诗人仿佛以醉醺醺的笔调铺陈渲染宴会的热闹,但他的头脑却相当清醒。“寥寥高堂上,凉风入我室。”二句,非但带出殿堂的高华和主人的心态,并且绘出诗人与众宾客的情绪落差。如黄节所注,“凉风”非言风,该句乃“谓悲弦长笛之音,其凉如风也。”然而,同样的“新声”、“清气”,为何宾客是“皆欢悦”,作用于诗人却有如凉风?这“凉”的感觉,一方面是诗人内心忧惧的独白,另一方面是清新乐曲犹如一剂清凉剂,令诗人的头脑更加清醒。在别开生面的乐曲声中,诗人更多的不是陶醉,而是被引发郁抑深沉的责任感。诗人为求得心理的解脱,最好的选择是向宾客们直陈衷曲,从而得到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持满”八句,诗人以谦和诚恳的态度,抒发了自己美好的政治追求。其核心是以古代周公为风范,勤谨佐政,广揽士人,以德立世。这里从积极方面提出了创业不易、守业更难的问题。接着说作为统治者将为此费尽心机,担忧甚多。那么该如何是好呢?“慊慊下白屋,吐握不可失”二句一语破的,说必须谦逊地下到平民之间,像周公那样殷勤待士。这里活用周公因招待来客“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的典故,生动表现了诗人礼贤下士的精神。接下来二句又再度回到宴会,“饱满归”与“苦不悉”形成鲜明对比,再次强调了情绪落差,同时突出了诗人对宾客爱而不舍的心志。它的妙处在于提醒众宾不可忘记主人之苦,这使宴会带有较明显的实用主义色彩。
诗的最后四句,先以比翼高翔对付罗者的比喻,点明与士人精诚合作的意义;后以老子泊淡宁静的思想,点明自己对荣华富贵的鄙视。但末二句毕竟来得突然,与通篇宴乐的情调实难吻合。诗人在及时行乐与“罗者”之忧的矛盾之间,“冲静”与“自然”恐怕仅是一种进一步求得心理解脱的愿望而已。

作者曹丕资料

《善哉行·朝日乐相乐》注释译文作者曹丕

魏文帝曹丕(187年冬-226年6月29日),字子桓。豫州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魏武帝曹操与卞夫人的长子。曹丕文武双全,八岁能提笔为文,善骑射,好击剑,博... 查看详情>>

作者曹丕古诗作品: 《与吴质书》《《善哉行·朝日乐相乐》注释译文》《《善哉行·朝日乐相乐》赏析》《《善哉行·朝游高台观》创作背景》《《善哉行·朝游高台观》注释译文》《《善哉行·朝游高台观》赏析》《《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创作背景》《《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注释译文》《《折杨柳行·西山一何高》赏析》《《陌上桑·弃故乡》创作背景

古诗《善哉行·朝日乐相乐》的名句翻译赏析

《善哉行·朝日乐相乐》注释译文相关古诗翻译赏析